日前,記者從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上獲悉,捷龍一號運載火箭可實現競爭性采購。
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副總裁、捷龍一號火箭總指揮張東在題為《鏈接天地,成就夢想,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與未來》的主旨報告時介紹的。
張東介紹,捷龍一號運載火箭有15項新技術,在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后,可以6個月交付,24小時快速發射。在該火箭研制過程中,研制方不再只重視技術,而是將技術、市場和效益三者有機統一,實現商業發射經濟價值最大化。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遙感星座、互聯網通信、科研試驗衛星的不斷增加,我國即使一年進行上百次發射都不能滿足需求,尤其是只采用‘國家隊’火箭發射服務,壓力會非常大。”張東坦言。
在張東看來,商業航天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商業化發射階段,第二步是產業化發展階段,第三步是大眾化服務階段。“目前,我們最應該做的是構建市場化發射服務體系。”張東說。(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