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軌相機拍攝的載荷艙離軌帆在軌展開畫面。 圖片由805所提供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805所自主研制、配置于火箭載荷艙上的離軌系統在軌順利展開離軌帆裝置。這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離軌帆產品,也是國際上首次將離軌帆應用于運載火箭的艙段,旨在減緩空間碎片增長。
6月23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6月26日7時,長二丁火箭載荷艙上的離軌帆在軌成功展開,遙測信號正常。有了這只“大風箏”的引航,重量約300千克的運載火箭載荷艙,將實現2年內再入大氣層,釋放出寶貴的軌道資源。
此次任務中配置的超大面積離軌帆,結構更為復雜、技術更加先進。帆面材料極為纖薄,厚度不足頭發絲直徑的1/10。通過精確的折疊設計和高密度壓緊,帆面能夠收納成極小的體積。借助先進的彈性展開機構,帆面在完全展開狀態下,面積達25平方米。這樣的輕量化、高展收比讓離軌帆可加裝至各類成熟的航天器上且不占用平臺自身包絡。
長二丁型號總體設計團隊充分發揮八院多領域并舉的優勢,創新性地提出“末子級應用系統+大面積離軌帆”的運載火箭載荷艙加速離軌和長期狀態監視的總體方案,將衛星借助離軌帆加速離軌的成功實踐應用到火箭的載荷艙,使其不再繼續游蕩。
在本次任務中,型號研制團隊進一步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離軌帆展開面積增大10余倍的技術跨越,填補了國內中大型航天器及運載火箭入軌艙段增阻離軌能力空白。 (李懿德 惲衛東 鄭琦)